热点周报|中美会晤释放信号!科创板放大招、券商暴赚10倍(250716)

一、中美关系:缓和信号下的市场博弈  

1. 王毅会见鲁比奥:管控分歧,释放稳定预期  

事件核心:  

7月11日,中美外长吉隆坡会晤,强调“加强接触、防止误判、管控分歧”,为元首峰会铺路(可能在APEC期间)。  

市场影响:  

短期:缓解科技股压力(如AI芯片、光伏出口),中概股波动收窄(金龙指数7月7日至14日跌0.43%,较4月跌幅收窄80%);  

中长期:若关税部分豁免(如301条款延期至8月),出口占比高的行业(机械、家电)或受益。  

数据佐证:  

6月对美出口同比降16%(降幅较5月的34.5%收窄18.4个百分点),边际改善,政策缓和或推动Q3出口回暖。  

 

2. 特朗普关税威胁:墨西哥、欧盟成新目标

最新动作:  

8月1日起对墨西哥、欧盟加征30%关税,聚焦汽车、农产品,或倒逼产业链重构。  

A股映射:  

规避对欧出口依赖股;  

关注替代机会:东南亚产能布局企业、国内农业。  

 

二、政策红利:科创改革+长期资金入市  

1. 科创板“1+6”改革:未盈利企业进成长层,硬核科技加速上市  

规则要点:  

32家未盈利企业直接进成长层,允许IPO预先审阅(保护技术机密);  

引入资深机构投资者(近5年保荐5家科创板公司),锁定期延长,抑制“炒新”。  

投资逻辑:  

机会:第五套标准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如AI芯片、生物医药;  

风险:成长层股票波动大(首日涨跌幅无限制),需关注研发进度(如临床三期数据)。  

 

2.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13万亿活水入股市  

政策细节:  

财政部要求国有险企考核周期拉长至5年(当年权重30%→3年50%+5年20%),引导长期持股(如银行、消费蓝筹)。  

市场影响:  

利好高股息标、低估值蓝筹;  

机构测算:或带动险资权益配置提升2-3个百分点,新增资金超2600亿。  

 

三、行业动态:券商爆发+创新药突围  

1. 券商业绩暴增10倍:牛市旗手归来?  

数据亮眼:  

华西证券(+1354%)、国联民生(+1183%)领涨,主因自营收益(AI算力带动TMT行情)+并购整合(国联并民生)。  

投资策略:  

短期:关注次新券商、并购预期标的;  

长期:财富管理龙头、投行业务强的券商。  

 

2. 医保目录调整:创新药迎商保新蓝海  

政策突破:  

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覆盖未进医保的高价创新药(如ADC药物、基因治疗),解决“临床急需但医保不保”痛点。  

产业链机会:  

研发端:百济神州(BTK抑制剂)、荣昌生物(RC48);  

CXO:药明康德(临床前服务占比60%)、凯莱英(CDMO订单饱满);  

数据支撑:  

2024年商保赔付超5000亿,年增25%创新药市场规模中的商保支付占比从2024年的7.7%预计在2025年丙类目录全面实施等政策推动下有望提升至15%。

 

四、市场与公司:分化加剧,警惕风险  

1. 创业板综指修订:ST股剔除,ESG筛股  

规则变化:  

7月25日起剔除ST股、ESG评级C级以下公司,样本股聚焦先进制造(32%)、数字经济(26%)。  

投资启示:  

被动资金或调仓,利好高ESG评级股,规避ST股;  

指数编制优化后,创业板综更贴近新质生产力。  

 

2. 公司警示:广汽巨亏26亿,白羽肉鸭去产能  

风险案例:  

广汽集团(上半年亏损18.2-26亿):新能源转型慢,渠道改革滞后,库存高企(6月新能源市占率3.1%,与行业头部企业相距甚远);  

白羽肉鸭:3成企业或出局,关注头部整合。  

避坑指南:  

规避“增收不增利”(如营收增但现金流负)、渠道改革慢(传统4S店占比超70%)的企业。  

 

数据前瞻:数据验证+外围扰动  

1. 国内数据:6月经济“中考”

关注点:  

社零增速(预期4.6-5.5%,端午消费同比增5.9%);  

工业增加值(预期5.5-6%,AI算力带动电子制造回暖)。  

策略:  

若社零超预期,消费(白酒、家电)补涨;若不及,政策加码预期升温(降息、专项债提速)。  

 

2. 外围风险:特朗普“重大声明”+美联储褐皮书  

事件节点: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费用由北约承担,并威胁对俄实施新制裁;

7月17日美联储褐皮书预计显示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押注9月降息25BP概率达78%,但官员对关税通胀效应的分歧可能延缓政策落地。

   

【总结:三主线+两规避】

1. 政策主线:科创成长层

2. 业绩主线:券商、AI算力;创新药。  

3. 困境反转:航空(波音交付恢复)、白羽肉鸭(去产能后龙头受益)。  

4. 规避领域:  

高关税敏感(对欧出口)、ST股(财报非标);  

转型慢的传统车企(渠道改革滞后)。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反复、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科创板新股破发风险。  

最后提醒:市场进入中报季,紧扣“政策+业绩”双轮,用财报验证逻辑(如券商自营收益占比、创新药现金流),避免题材炒作 


投资洞见订阅

扫码关注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