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 | 千亿帝国传承之殇:娃哈哈、杉杉启示录,家族信托并非万能防火墙

近期,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引发的“百亿离岸信托争夺战”,以及更早前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猝然离世带来的继承风波,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面临的“传财”与“传业”难题,赤裸裸地推至公众视野。这些沸沸扬扬的争产案,不仅牵动公众神经,更深层次地触动了高净值人群,尤其是面临交接班的企业家们最敏感的神经:辛苦积累的巨额财富,如何确保其安全、有序、无争议地传承?被视为金钟罩的家族信托,为何也会陷入争议漩涡?

 

遗产分割:豪门内斗与制度真空

娃哈哈迷局:核心争议围绕一笔据称总额21亿美元的离岸信托资产。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三位原告,指控长女宗馥莉未经授权从其控制的信托关联公司账户转出110万美元,并寻求冻结剩余18亿美元资产。宗馥莉方则出示遗嘱(载明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及转账用于越南工厂设备的证据。案件暴露出口头承诺效力存疑、信托架构是否真实有效且独立、遗嘱与信托优先级冲突以及离岸资产来源合规性等重重疑云。

杉杉教训:郑永刚去世后,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凸显了遗嘱安排不清晰、继承人共识不足、公司治理机制未能有效衔接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稳定与市场信心。

两起案例,共同指向中国创一代财富传承中的核心痛点:依赖个人权威而非制度安排,导致身后陷入法律与情感的双重泥潭。

 

家族信托:隔离利器,亦有边界

家族信托因其资产独立性、风险隔离、灵活分配和隐私保护等功能,被众多高净值家族视为传承“神器”。其核心逻辑在于,财产一旦合法有效置入信托,即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自身财产,理论上可抵御婚姻风险、债务追索甚至部分刑事追偿(需严格区分)。

 

然而,近期案例揭示了其并非“金刚不坏之身”:

1.设立根基不牢,隔离即成空谈:

财产来源非法:如江苏南通崔某案,其用行贿、诈骗所得资金设立的“家族信托”被法院直接强制执行。法律明确规定,以非法财产设立的信托无效(《信托法》第7条)。信托不是洗白非法所得的通道。

损害债权人利益:若委托人在已知债务缠身时恶意设立信托转移资产,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信托法》第12条)。娃哈哈案中若有证据显示信托设立旨在逃避对特定债权人的义务,其效力将受挑战。

程序瑕疵与“伪信托”:境内家族信托需满足“他益性”(委托人不能是唯一受益人)、初始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以财富保护传承为核心目的等监管要求(信托三分类新规)。实践中,存在大量名为“家族信托”,实为委托人保留过度控制权的“伪信托”或专户理财,其隔离效果形同虚设。

娃哈哈案中,宗馥莉作为信托关联公司(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的唯一董事能直接操作账户资金,引发对信托独立性的强烈质疑——过度保留控制权是击穿信托的最大风险点之一(参考张兰海外信托被击穿案)。

 

2.离岸信托:灵活藏风险,跨境挑战多:

控制权博弈:离岸信托(尤其是可撤销类型如FGT)常赋予委托人较大权限以保持灵活性(如支持企业经营)。但这把双刃剑,在委托人去世后若权限安排不明(如“委托人委员会”机制),极易引发内部争夺。娃哈哈案110万美元转账风波,正是控制权争议的体现。

法律冲突与执行难:离岸地法律(如BVI)与内地法存在差异,跨境承认与执行判决复杂。香港法院的临时禁令能否有效落实,内地债权人如何追索离岸信托资产,都是难题。

合规性幽灵:巨额离岸资金(如娃哈哈案18亿美元)的出境路径是否完全合规?后续股权变更是否完成外管登记(37号文)?这些问题若被深究,可能动摇信托根基甚至引发监管风险。

 

杉杉、娃哈哈之后的启示:构建可持续的传承生态

1.前置规划,制度高于个人:传承是系统工程,需早规划、早安排。清晰、合法、符合程序的遗嘱是基础,但仅解决“分”的问题。涉及企业控制权、复杂家庭关系、跨境资产,必须引入家族信托、家族宪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如董事会席位安排、接班人培养计划)等制度性工具。杉杉的控制权之争,凸显了仅有遗嘱的不足;娃哈哈的信托争夺事件,则警示了制度设计的精密性要求。

2.专业至上,敬畏规则:无论是境内还是离岸信托,严谨的法律架构设计、专业的受托人管理、严格的合规流程至关重要。避免委托人“设而不交”或过度干预,确保信托的独立性和他益性本质。选择经验丰富、信誉卓著的律所、信托公司、家族办公室提供服务,而非仅追求“私密”或“控制”。

3.透明度与沟通:在适当范围内,与核心家族成员、关键利益方(如企业元老、国有股东)进行必要沟通,增进理解,减少身后纷争。娃哈哈案中复杂的股权代持(杜建英关联公司持股)和疑似派系,为冲突埋下伏笔。

4.企业永续高于家族私利:创一代的终极目标应是打造“比家族更长寿的企业”。这要求传承安排必须考虑企业稳定经营、员工利益、市场信心和社会责任。将企业控制权之争公开化、持久化(如娃哈哈、杉杉),最终损害的是企业价值本身。

 

结语

娃哈哈与杉杉的传承风波,是中国民营企业从“创富”迈向“传富”关键期的阵痛写照。家族信托是强大的工具,但绝非点石成金的魔法。它的效力根植于合法合规的设立、严谨独立的运作、对法律边界的敬畏以及对家族与企业长远利益的深刻认知。

真正的财富传承,传的不仅是金钱与股权,更是治理的智慧、制度的完善和对企业生命力的尊重。在制度真空与权力博弈中迷失方向,千亿帝国也可能在顷刻间风雨飘摇。作为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我们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客户积累财富,更在于运用专业智慧与全球视野,构建兼具法税合规、家族和谐与企业永续的传承解决方案,将创富者的辉煌,转化为守富、传富的持久力量。


投资洞见订阅

扫码关注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