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政策:稳股市成首要任务,低空经济站上风口
1. 国常会定调:首次明确“持续稳定股市”
核心内容:
4月18日国常会提出“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次将股市稳定置于房地产之前,释放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同时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聚焦稳就业、促消费、扩内需,明确要让政策“直达企业和群众”。
概念解析:
逆周期调节:经济低迷时,通过降息、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托底,比如2024年以来多次降准、今年专项债规模预计超4万亿。
政策导向:股市稳定意味着可能加强投资者保护、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如险资、养老金);房地产强调“平稳健康”,避免大起大落,后续或有更多因城施策(如杭州调整契税优惠范围)。
数据印证: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降1.1%,但地方收入增2.2%,显示基层财政韧性,政策落地有保障。
2. 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政策动向:
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编制“十五五”低空经济规划,统筹安全与发展。低空经济指利用低空空域(通常1000米以下)发展通航飞行、无人机配送、航空旅游等,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产业链机会:
上游:无人机制造、航空发动机;
中游:空域管理系统、地面服务;
下游:文旅体验、物流配送。
国际对比:
美国低空经济占GDP的1.5%,我国目前不足0.3%,政策推动下有望快速补短板。
二、国际博弈:关税升级与科技竞合的“双面镜”
1. 美国对华关税危机升级,白宫紧急组建工作组
事件脉络:
特朗普政府拟对中国商品加征35%-100%关税,分五年实施,引发供应链恐慌,近900名经济学家联署反对;
白宫成立工作组,由副总统万斯牵头,讨论应对关税导致的供应链断裂风险,特朗普称“3-4周内可能达成协议”。
行业影响:
直接冲击:电子元件(关税或提升20%)、纺织服装(SHEIN、Temu已宣布4月25日涨价);
国产替代机会: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材料;
风险提示:关注美国“301调查”最终措施,尤其是造船、物流领域可能的额外关税。
2. 中美科技合作微妙:黄仁勋访华与寒武纪崛起
关键动态: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重申“中国市场至关重要”,但未与国内AI公司DeepSeek会面,显示技术合作仍存壁垒;
寒武纪Q1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4230%),净利润3.55亿元扭亏为盈,存货达27.55亿元,“英伟达平替”效应显现。
投资逻辑:
AI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关注寒武纪(云端算力)、景嘉微(桌面显卡);
警惕美国后续出口管制升级,建议布局“双供应链”企业(如同时具备中外产能的立讯精密)。
三、产业创新:机器人“跑”向现实,脑机接口打破垄断
1.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天工Ultra夺冠,产业化临近
事件亮点:
4月19日北京亦庄,20支机器人赛队完成21公里半马,天工Ultra(优必选科技)以2小时40分完赛,宇树科技G1机器人中途摔倒后自主站起,展现运动控制技术进步。
技术意义:
步态算法、动力系统(电机、电池)突破,续航达4小时,负载能力超15kg;
成本下降:主流人形机器人单价从2023年的50万元降至2025年的20万元,家用场景渐近。
产业链布局:
核心部件:伺服电机、减速器;
整机厂商:优必选(未上市)、宇树科技(产业链合作方:拓普集团)。
2. 脑机接口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海南大学发布专用芯片
技术突破:海南大学研发出植入式脑机接口芯片,覆盖神经信号采集、调控、传输,性能对标国际顶尖产品,打破美敦力、Neuralink等海外垄断。
应用前景:
医疗领域:渐冻症、瘫痪患者神经康复(国内患者超2000万);
消费电子:未来或实现“意念控制”设备(如智能汽车、VR交互)。
市场空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2025年预计达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0%,关注A股相关标的:复旦复华(技术合作)、汉威科技(传感器)。
四、市场动态:业绩分化警示风险,策略需“攻守兼备”
1. 一季报亮点:AI算力、新能源上游业绩爆发
寒武纪:Q1营收11.11亿(逼近2024全年),净利润3.55亿,存货高企预示后续订单饱满;
仕佳光子:光芯片业务增120%,净利润9319万(同比暴增1004%),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
华友钴业:Q1净利润12.52亿(增140%),镍钴价格反弹叠加新能源汽车销量回升。
风险案例:百亚股份因“卫生巾翻新”事件,Q1电商渠道增速骤降至8.6%,显示消费品质量问题对品牌的冲击。
2. 资本运作与风险事件
并购案例:伊泰B股拟117.92亿元要约收购ST新潮51%股份,聚焦能源资产整合;
退市预警:山东华鹏因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可能被实施ST;
监管动向:美尔雅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提醒关注财报审计意见(如“保留意见”需警惕)。
投资策略:震荡市中的策略选择
1. 短期防御:规避高关税敏感行业,关注低估值金融板块;
2. 中期主线:
政策红利:低空经济、自贸区建设;
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脑机接口(医疗设备);
业绩验证:AI算力、新能源上游等高景气赛道;
3. 风险提示:警惕关税谈判变数、高质押率及财报存疑企业。
结语:在变与稳之间坚守价值主线
当下的市场如同奔涌的浪潮,政策托举、技术破茧与国际博弈的暗涌相互交织。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在短期起伏中追逐浪花,不如沉下心梳理三条清晰的价值脉络:
紧跟政策落子处——低空经济从规划走向实操、自贸区改革释放制度红利;
聚焦技术扎根地——人形机器人成本下探打开商用空间、脑机接口打破海外垄断的国产替代;
紧盯业绩验证点——AI算力持续供不应求、新能源上游周期回暖的景气传导。
这些方向未必是市场最喧嚣的焦点,却是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中真实生长的肌理。政策的“稳”不是简单托底,而是为优质赛道搭建成长支架;技术的“进”不是概念炒作,而是脚踏实地的专利积累与场景落地。当市场情绪随消息面摇摆时,扎实的基本面与可验证的成长逻辑,才是抵御波动的真正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