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履新满百日,70份新政新策出炉,最集中改革在过去100天

①新规基本体现了"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的监管理念;
②无论是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还是交易机制,都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③证监会多次表态,在保持各业务环节基本制度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落实要求、完善规则,抓紧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


今年2月7日,吴清正式出任证监会主席,如今履新已满百日。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自吴清上任以来,证监系统累计发布新规(含第一次发布、规定修订,未生效等)已达到70份,如此力度近年来鲜见。

期间,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进一步引导明确了证监系统制度设计的方向,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制度框架下,建立起"1+N"资本市场政策体系,推进注册制改革走实走深。记者观察到,包括证监会、交易所以及其他资本市场监管参与主体把落实新"国九条"与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在保持各业务环节基本制度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落实要求、完善规则,抓紧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进一步增强制度机制的适应性、有效性、可预期性。

不少文件是对现有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具有六个方面的看点:

一是新规基本体现了"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的监管理念,这贯穿资本市场运行的各环节、资本市场活动的各领域、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和资本市场监管的全方位,这体现在强化发行审核监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者回报重视(分红增持回购)、解决交易公平问题、含退市、信息披露等在内资本市场方方面面制度设计等多个维度。整体来看,多份文件都提到了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强调了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二是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通过加强监管和提高违规成本,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资本市场环境,多数文件都强调了加强监管的重要性,无论是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还是交易机制,都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外,与法治建设有关的内容明显增多、表态也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是这些文件的共同目标,包括对财务报告、重大资产重组、股东减持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是促进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为很鲜明的政策导向。一方面,包括公募费率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2024年修订)》等统筹规范性文件的密集发布。

四是包括新质生产力、一流投行、可持续发展信披等理念及方向的强化。新质生产力方面,多个文件有所提及,4月底,证监会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专题调研;一流投行方面,多个文件提到了行业机构的高质量发展,确认了"施工图";可持续发展方面,在证监会指导下,各大交易所发布了正式文件来强化信披管理。

五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直面问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严抓严管。包括证监会召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党委制定印发《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律铁军。

六是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主动做好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等的沟通衔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合力。

综合来看,新规的持续出台,体现了监管部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态度。记者梳理发现,至少有以下16个文件广泛受到行业关注。

1.《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

2.《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

3.《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4.《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

5.《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6.《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

7.《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

8.《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

9.《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

10.《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

11.《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北京证券交易所类第1号: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

12.《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

13.《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4年修订)》

14.《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2024年修订)》

15.《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

16.《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

17.以及20项交易所重要配套发布的各类大小文件、指引、指南。


据了解,证监会正各项行动方案、专项安排成熟一个、推出一个。证监会主席吴清也最新表态,当前,证监会正在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国九条",扎实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分类一:"资者是市场之本"得到高度强化

刚刚过去的5月15日,证监会密集发布了10个投资者保护制度,包括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上交所发布《信访工作办法》《举报工作办法》《投资者服务热线工作办法》;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投诉处理标准》《证券公司客户回访标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发布《持股行权工作规则》《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业务规则》。如此密集发布制度,在近年来十分罕见。

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基金投资者更多,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投资者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在近期发布的文件内,多数围绕"投资者是市场之本"的理念。以解决交易公平问题,备受关注的《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正式出台。

分类二:全面对上市公司质量提出要求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证监会从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续监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比如《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北京证券交易所类第1号: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4年修订)》等等。

吴清表示,目的就是坚决把造假者挡在门外,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机制,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控股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作为"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扛起责任。

此外,在新规发布下,证监会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查办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大幅上升。对于"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态度坚定不移。吴清提到,我们将会同有关各方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刑事衔接效率,让不法分子付出惨痛代价,切实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同时,证监会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支持那些有创新发展潜力的公司加快做优做强,既支持优质的新兴企业健康成长,也支持优质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分类三:推进行业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行业机构连接投融资两端,必须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端正经营理念,回归本源、守正创新,恪守信义义务,增强专业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配的产品和服务。2月7日以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2024年修订)》《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出台,都进一步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财联社
*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内容源于公开信息整理,如无意中侵犯某家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告知,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相关处理。
风险提示:文章所提及的投资方向,不代表未来长期必然投资的方向。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邀约,不构成任何产品宣传、推介,不构成亦不应被理解为任何形式的保证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洞见订阅

扫码关注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