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人民银行发布二季针对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的三份例行调查问卷报告,三份报告分别从银行家和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贷款总体需求、经营景气和盈利、收入与就业方面反映不同群体对当下经济的感受和未来的经济预期。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回升,以及二季度货币政策未再进一步收紧也均与不同群体的感受相一致,并反映在调查问卷中的不同指标中。总体看,不论是银行家还是企业家目前对经济发展的感受较上一季度进一步回暖,并对下一季度的经济发展预期更为积极。
银行家、企业家感受到经济热度持续"升温"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不论是银行家还是企业家均感受到经济的持续复苏,并对下一季度的经济发展预期变得更为积极。
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5.9%,比上季上升 3.5 个百分点。其中,有79.3%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比上季增加 7.8 个百分点;有14.5%的银行家认为"偏冷",比上季减少7.4个百分点。对下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 48.4%,高于本季 2.5 个百分点。
从企业家角度看,二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2.1%,比上季提高 3.1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2.8个百分点。经营景气指数为59.6%,比上季提高3.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 16.9 个百分点。盈利指数为 60.7%,比上季提高 7.6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 11.1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中,出口的超预期高增长,对经济形成较大拉动作用。与此对应的,企业家的国内订单指数也在二季度创新高,出口订单指数接近历史高点。其中,国内订单指数为 56.0%,比上季提高10.2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 5.1 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为50.6%,比上季提高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 18.6 个百分点。
不过,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出于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考虑,今年以来,信用扩张步伐实则逐步放缓,尤其是房地产等重点风险防控领域的信用扩张放缓得更为明显;相应的,银行家的贷款总体需求指数在二季度出现明显降幅。调查问卷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0.5%,比上季降低 6.9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 5.2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贷款需求指数较上季度降幅最大,分别为降低5.2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近六成企业家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
年初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通胀预期的抬头,也逐步传导至企业端甚至是个人端。央行的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企业家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为77.6%,比上季提高 6.0 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达 24.8 个百分点。其中,近六成企业家认为二季度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上升",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下降"的仅占2.2%。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带动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只是从时间和涨价幅度看会稍显滞后。二季度企业家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为 62.1%,比上季提高5.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31.5%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季"上升"。
从城镇储户的角度看,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其对通胀的预期。随着年初以来通胀预期的抬头,央行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储户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 59.5%,比上季上升1.1个百分点。而对下季房价预期的结果与一季度结果相比则变化不明显。
对于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7月5日发布研报认为,展望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预计短期内将维持高位,但长期持续大幅上涨动力趋弱,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高位盘整。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效果进一步凸显,CPI将保持温和上涨,涨幅有所扩大。